因應台灣面對高齡少子化趨勢,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,城鄉發展失衡,行政院107年5月21日及11月30日兩度召開「地方創生會報」,宣示108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。目前地方創生儼然成為地方推動的顯學,要做到不空喊口號、不流於形式,關鍵在於長出好的商業發展模式,才能真正有機會吸引青年回流回鄉,以地方產業活化留住人才,在地扎根。

109年甫成立的大東北角觀光圈,在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用心耕耘下,短短時間內,已經讓大東北角19鄉鎮展露新契機,強調以「人」為本位,積極促發在地旅遊產業量能與地域特色相得益彰,建構屬於大東北角鄉鎮旅人最美好記憶點。

青年築夢聚落,青年用行動創造無限(圖片提供/旅奇週刊)
處長馬惠達對於產業形塑、在地扎根十分重視,希望藉由彼此間充分合作,讓返鄉青年能夠一展抱負。因此,透過壯圍沙丘組成「青年築夢聚落」,以壯圍沙丘遊客中心為起手基地,提供優惠的場租條件,讓創業初期捉襟見肘,又滿懷熱情回鄉的青年們,能有機會可以盡情揮灑創意,進而為大東北角鄉鎮魅力增添一股活力。

青年職人齊聚一堂,討論未來的規劃與合作。
設品牌辦市集,落實地產地銷輕旅行
大東北角觀光圈計畫主持人何立德表示,目前壯圍沙丘「青年築夢聚落」正串聯大東北角轄區與周邊共計19個鄉鎮,讓觀光圈團隊能逐步在此集結發揮,慢慢別單打獨鬥的模式,改以區域內策略夥伴關係來攜手努力。
現今正積極透過鄉鎮品牌概念店成立,學習從訴說產地故事,讓消費者在「青年築夢聚落」認識各鄉鎮的地方領路人,跟隨地方職人腳步到產地輕旅行,體驗在地人的日常生活;也在這裡設立產地食材櫃,舉辦常態的主題市集活動,讓友善農漁友及返鄉青農有專屬展售的場域空間,落實地產地銷的理念。同時農漁民有機會面對消費者聆聽想法,就能針對市場需求彈性調整銷售品項與包裝;特別的是,我們邀請青年職人舉辦培力體驗課程,讓每一位參與者可以透過消費力,支持青年們的夢想成真。

鄉鎮品牌概念櫃,提供專屬的銷售場域空間。

消費者直接選購支持在地農漁產品。

提供友善空間讓青年使用,讓遊客體驗花藝手作課程。
活絡鄉鎮特色,輔導產業帶動周邊場域經濟
馬惠達處長常公開提及,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做為地方常設機關,須有長期持續推動政策的主管機關思維。過往地方產業已累積長期深耕成果,近年更大力受惠於交通部觀光局的觀光圈推動政策使然,讓在地產業擁有更多嶄露頭角的國際行銷機會。然而,目前仍受限國際市場處於限制出境的劣勢,僅能先在國內進行蹲點整備與試行推廣,逐步協助讓地方創生與回鄉、留鄉成為地方顯學,因此,「青年築夢聚落」的創建與維運,正是提供青年們築夢踏實的最佳舞台。

地方職人分享品牌故事(中福酒廠)。
壯圍沙丘青年築夢聚落是次世代夢想基地的開始,未來更希冀能拓展到東北角海岸沿線的南方澳、福隆及大里等遊客服務中心,注入產官學界的資源合作,讓當地不再是無止盡的創業競賽,而是真正夢想實現的產業輔導搖籃場域。持續結合各類產業遊程、餐食設計、物產直售所,同時也穿插入體驗課程安排,以及搭配鄉鎮特色的節慶活動等,讓地方青創產業活絡帶動鄉鎮特色能夠更活潑,更創新,凸顯國際亮點的觀光吸引力與永續扎根。

大東北角觀光圈計畫主持人-何立德在微笑台灣原地開鄉活動中,開箱大東北角各式時令海鮮。
壯圍沙丘-青年築夢聚落
經由食學玩買的設計理念,帶動周邊食農、食魚的體驗教育,讓閒置荒廢的漁塭活化、恢復「牛耕田」的農村傳統景致,以產業創新驅動新農回(留)鄉創業成果及實務案例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smiletaiwan.cw.com.tw/article/5070